#专栏 | 海拔三千米
- innomediamy
- Jul 7
- 2 min read
两片烤吐司、一碗茄汁豆子、两颗黄澄澄的太阳蛋,抵达卢卡拉立刻感受到骤降的气温,在距离机场不远处的山屋吃了早餐,加上一杯热美式驱散早起的睡意。
这是为外来访客而准备的西式早餐。

背夫早已经等在了那里,那是我第一次见到Dakman,被紫外线晒得黝黑的肌肤,短而有些凌乱的发型,我们两袋艳橘色的驮包,二十多公斤的重量,在未来的十七天里,就要靠他给我们背了。这就是所谓“商业徒步“,与我过去靠自己策划和体力的行程大大不同。习惯了苦行僧式的旅行,把自己交给商业攀登公司“无脑跟”的做法,实在感觉有些别扭。但在这样高海拔徒步行程中,太多不可控的风险——不熟悉的路线、天气变幻、不可控的高山反应,这是最合适的选择。在有条件下勇敢尝试,但绝对不能当莽夫,这是我死守的警戒线。

第一天的行程仅仅是餐前小菜,不过9公里,爬升330m前往Phading。住进了一个漂亮的庭院的山屋,除去五彩风马旗,像极了朝圣之路上的庇护所。房子的背面傍着大山以及哗哗的溪流。傍晚气温骤降,刺骨的寒气至透脑门。
随即而来的是面对女性参与户外时最大的难题之一——经期。
月经,绝对不是“流血而已”,它伴随的是疼痛、腰酸、双腿酸软无力、腹泻以及永无止尽的饥饿。在我开始使用运动手表观察身体数据开始,我发现其中一项影响运动表现的“HRV STATUS”,它用数据直接告诉我只要生理期来临的前一周,我的状态就会下滑到“Unbalance”甚至是“Low”,直至经期开始之后才逐渐恢复。

隔天,从Phading到Namche Bazaar,海拔2614m到3440m,一路总共850m的爬升。进入山区,像闯入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,它在用它的规则在考验我。爬升缺氧的感觉真的很要命,停下来,就像游泳时把头抬出水面呼吸。不能快——只能跟着自己的节奏慢慢来。专注在一吸一吐气,心率高于160就强迫自己缓下——我不想依靠药物Diamox*来适应高海拔。(注:那是一种公认可促进人体顺应高海拔的药物。)
不能快——只能跟着自己的节奏。但深怕太慢影响大家的进度的我,完全不敢停下来。偶尔抬头看山,满谷墨绿的冷杉与雪松。最放松的时【刻,是走过希拉蕊吊桥,湍急河流的上方,我停下来几秒,深吸一口深谷的凉风。

走过这里,象征着走向喜马拉雅高地,那也是一段陡峭爬升的起点。距离Namche还有一段距离,开始看到徒步者在崩溃边缘的神情,让路骡子队伍的短暂片刻,像是得到救赎那样,重新启动的时候又是一场煎熬。
在namche的酒店里,好好地洗了热水澡,市场里备上了湿纸巾、头发干洗剂之类的物件,在这个物资充足的镇上,我仍旧能够在咖啡馆喝上一杯意式浓缩咖啡,搭配一块齁甜的小蛋糕。
走到这里,就正式跨过3,000米,逐步进入缺氧地带,接下来就要逐渐走入“真正的山区”了。

专栏作者 -
文字 & 照片:陈楚贤
编辑:刘珮恩